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參訪交流> 宿霧菲華歷史博物館基金會 參訪慈恩寺

參訪交流

字級

宿霧菲華歷史博物館基金會 參訪慈恩寺

【人間社 李大慈 菲律賓宿霧報導】 2025-09-24
9月23日早晨,佛光山宿霧慈恩寺在靜謐莊嚴的氛圍中,迎來了來自 Sugbu Chinese Heritage Museum Foundation(宿務菲華歷史博物館基金會)的4位貴賓。他們此行的目的,是為了深入了解慈恩寺的歷史、傳統、以及其在社群中的角色,同時探討創建者與護持者們的貢獻。這些寶貴的資料,將成為他們策展研究的重要養分,並有助於推動宿霧華人文化遺產的保存工作。

這場交流,宛如一座橋梁,不僅連結了宿霧的華人歷史與文化,更串起了宗教信仰間的對話與共鳴。來訪的嘉賓由國際佛光會宿霧英文分會會長 Jose 以及宿霧分會督導吳遠殊陪同導覽。寺院常住特別準備了熱騰騰的中國茶,茶香繚繞之中,賓客們彷彿穿越時空,回到了華人先民初到宿霧的記憶裡。吳遠殊細細講述著慈恩寺的歷史故事,從呂氏家族的護持,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慈悲願力,點滴鋪陳出這座道場得以在異國大地扎根的殊勝因緣。

這次參訪屬於基金會的「研究策展之旅」,成員包括館長暨策展人Janine、董事會成員 Jason神父,以及行政與營運主管 Vinch。對他們而言,慈恩寺不只是宗教建築,更是宿霧華人社群歷史的一部分。在聆聽導覽時,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專注與讚歎,彷彿透過這座寺院,看見了跨世代延續的文化與信仰。

其中,Jason神父的心得分享更顯動人。他提到,觀音菩薩的故事深深觸動了他,特別是「觀音超越男女之相,象徵慈悲普及一切眾生」的觀念,讓他看見慈悲的普世價值,也理解了為何觀音能跨越文化,受到眾人敬仰。而當他聽到地藏菩薩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的大願時,更是深受震撼。他說,那是一種徹底的無私與大悲,提醒人們即使在不同信仰之中,仍能找到相同的核心價值——為他人而活,為世界承擔。

館長Janine則表示,慈恩寺讓她感受到的不僅是華人文化的傳承,更是一處「活的文化資產」。寺院不只是供人參觀的歷史建築,而是一個實踐慈悲與願力的所在。她也承諾,基金會將撰寫專文報告,記錄這次參訪的所見所聞,並作為宿霧華人文化保存的重要檔案。

這場交流在茶香與笑語中劃下句點,卻也開啟了另一段思索的旅程。貴賓們離開時表示,這不僅是一次參觀,更是一種啟發。慈恩寺讓他們看見了歷史與文化的厚度,也感受到宗教信仰中共同的慈悲精神。這份體驗將引領他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行,將慈悲化為力量,延續在人群之間。
12345678910第1 / 132頁
追蹤我們